世界文化遺產

香港與澳門雖然只是一水之隔,但澳門在舊城保育相當出色,包括20多座歷史建築在澳門歷史城區,由廣場及街道連接,至今亦基本上保存原貌,見證了400多年來澳門東西文化融合的精髓,並於2005年獲列入《世界文化遺產名錄》,是中國至今擁有的第31個「世遺」項目,成為遊澳門必到景點,漫步其中,更能深入了解建築物背後的豐富歷史。

澳門世界遺產網址 www.macauheritage.net

媽閣廟

又稱娘媽廟、天妃廟或海覺寺,後定名「媽祖閣」,華人俗稱「媽閣廟」,是澳門現存廟宇中有實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廟宇,也是澳門文物中原建築物保存至今時間最長的,創建年份未有定論,該廟包括「神山第一」殿、正覺禪林、弘仁殿、觀音閣等建築物。

地址 媽閣廟前地
開放時間 7:00am - 6:00pm
巴士路線 1, 2, 5, 6B, 7, 10, 10A, 11, 18, 21A, 26, 28B, MT4, N3

港務局大樓

現為海事及水務局的辦公大樓,原稱摩爾兵營,俗稱水師廠,由一位意大利人卡蘇杜(Cassuto)設計,是當時由印度來澳的警察營地,可駐200多名官兵。

建築年份 1874年
地址 媽閣斜巷
開放時間(外廊) 9:00am - 6:00pm
巴士路線 18, 28B

亞婆井前地

亞婆井前地的建築有葡萄牙民居式建築和具有裝飾藝術風格的住宅。亞婆井的葡文意思是「山泉」,這裏以前是澳門主要的水源,又靠近內港,是葡人在澳門最早的聚居點之一,有澳門葡人民謠說︰「喝了亞婆井水,忘不掉澳門;要麼在澳門成家,要麼遠別重來。」可見這裡對本地葡人意義重大。

地址 亞婆井前地
巴士路線 18, 28B

鄭家大屋

鄭家大屋是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鄭觀應的故居,建築雖主要以中國形制構建,但卻處處體現中西特色,中式建築手法主要表現於屋頂、樑架結構、內院中多樣的窗戶,還有趟攏門等;而室內天花的處理、門楣窗楣的式樣、檐口線,以及外牆之抹灰,則受西方風格影響。

地址 澳門龍頭左巷10號
開放時間 10:00am - 6:00pm(逢星期三休館,公眾假期除外)
電話 (853) 2896 8820
網址 www.wh.mo/mandarinhouse
巴士路線 18, 28B

聖老楞佐教堂

創建於16世紀中葉,是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。目前的規模形成於1846年。華人稱之為「風順堂」,有祈求「風調雨順」之意。教堂所在的地區昔日是高尚住宅區,所以教堂建築也顯得美侖美奐,是在歐洲古典式的基礎上帶有巴洛克風格。

建築年份 1846年
地址 風順堂街(由官印局街進入)
開放時間 10:00am - 5:00pm
巴士路線 9, 16, 18, 28B

民政總署大樓

前身為市政廳,經多次重修,目前規模是1874年重修時形成的,具有南歐建築藝術特色;2樓的圖書館於1929年啟用,以葡國瑪弗拉修道院的圖書館為設計藍本,裝潢陳設具有濃厚古典氣息,現專門收藏17至20世紀50年代的外文古籍。

建築年份 1784年
地址 新馬路163號
開放時間 畫廊:9:00am - 9:00pm(星期一休息)
花園:9:00am - 9:00pm
巴士路線 3, 4, 6A, 8A, 18A, 19, 26A, 33, N1A

主教座堂

主教座堂大約於1622年以三合土建造。主祭壇空間深遠,設計簡單,僅僅以彩色玻璃窗為背景,因為祭壇下面掩埋著16和17世紀的主教和聖徒遺骨,為教堂帶來無限的榮光。

地址 大堂前地1號
開放時間 7:30am - 6:30pm
途經景點附近之巴士路線 2, 5, 6A, 7, 16, 28B

仁慈堂大樓

仁慈堂於1569年由澳門首任主教賈尼路創立,負責慈善救濟的工作,故名「仁慈堂」。成立後,仁慈堂開辦了中國第一間西式醫院白馬行醫院,並設育嬰堂、痲瘋院、老人院、孤兒院等機構。仁慈堂大樓修建於18世紀中葉,至1905年形成今天的面貌,具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。

建築年份 18世紀中葉
地址 議事亭前地
開放時間 仁慈堂博物館:10:00am - 1:00pm;2:30pm - 5:30pm
(星期一及公眾假期休館)
票價 澳門幣五元;學生及65歲以上長者免費
巴士路線 3, 4, 6A, 8A, 18A, 19, 26A, 33, N1A

玫瑰堂

由聖多明我會創建於1587年,是該會在中國的第一所教堂。教堂初時用木板搭建,華人稱之為「板樟廟」,又因教堂供奉玫瑰聖母,故又稱「玫瑰堂」。整座教堂建築富麗堂皇,其巴洛克建築風格的祭壇更是典雅精緻。教堂旁的「聖物寶庫」收藏了300多件澳門天主教珍貴文物。

地址 板樟堂前地
開放時間 10:00am - 6:00pm
巴士路線 3, 4, 6A, 8A, 18A, 19, 26A, 33, N1A

議事亭前地

本地居民又稱此地為「噴水池」。開埠至今一直是澳門的市中心,兩側建築建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。1993年,前地一帶鋪設黑白色碎石地面,並砌成波浪形圖案,襯托周圍顏色鮮艷的文物建築,互相輝映,使前地一帶顯出濃濃的南歐風情。

地址 議事亭前地
巴士路線 3, 4, 6A, 8A, 18A, 19, 26A, 33, N1A

大三巴牌坊

大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(即聖保祿教堂)正面前壁的遺址,這座中西合璧的石壁在全世界的天主教教堂中是獨一無二的。聖保祿教堂附屬於聖保祿學院,成立於1594 年,是遠東地區第一所西式大學。1835年一場大火燒毀了聖保祿學院及其附屬的教堂,僅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、大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階。自此,這便成為世界聞名的聖保祿教堂遺址,又因教堂前壁形似中國傳統牌坊,故稱為大三巴牌坊。

建築年份 1594年
開放時間 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:9:00am - 6:00pm
(逢星期二下午休館,公眾假期照常開放)
巴士路線 3, 4, 6A, 8A, 18A, 19, 26A, 33, N1A